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岁的顺治帝死于养心殿。此时的清朝虽然已经定鼎中原,但统治并不稳固,谁来继承皇位,成为一个事关天下局势的重大问题。最终,年仅八岁的玄烨登基即位,即康熙帝。其实当时还有一位人选,他就是康熙帝的二哥,然而此人虽占有年龄优势,但却未能成为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皇帝人选
此人名叫福全,出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比康熙帝大一岁,生母为庶妃董鄂氏。这个董鄂氏并非顺治帝最喜欢的那位,虽然两人属于同一家族,但在顺治帝心中的地位相差却很大。与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一样,董鄂氏也是没有封号的庶妃,从这一点上来说,福全、玄烨的背景相差无几,都是庶出的皇子。
顺治帝最喜欢的皇子是那位排行第四且没有命名的荣亲王。假如这位四皇子没有夭折的话,无论福全,还是玄烨都没有机会做。到顺治帝驾崩时,他的九位皇子之中,尚有六人在世,分别是福全、玄烨、常宁、奇绶、隆禧、永干。不过后面四位的皇子年纪太小,且生母的身份不高,因此直接出局了,只剩下福全、玄烨。
二、福全“落选”
清朝官方编修的史书,对福全、玄烨早年经历进行了一番渲染,但我个人认为不怎么可靠。这段记载是这样的,顺治帝向福全、玄烨询问两人的志向是什么。福全的回答是“愿为贤王”,而玄烨的则说道:“愿效法父皇。”顺治帝对玄烨的回答非常满意。其实,这是清朝官方在为康熙帝的即位进行铺垫,以显示这是顺治帝的心意。
那么,康熙帝能够做皇帝,而福全落选的原因在哪呢?其一,福全的个人形象不好。不知道什么原因,福全有一个眼睛看不到东西。皇帝得有君临天下的气质,一只眼的福全显然在形象不过关。其二,福全还没有得过天花。清朝入关之初,对天花缺乏免疫,没有得过天花的福全还有夭折的风险,而玄烨则因得过天花而因祸得福。
三、清朝贤王
虽然没有成为皇帝,但福全还是接受了非常良好的宫廷教育,不仅学文,还要习武,迅速成长为一位“善骑射,耽书画,通武略”的人物。即使是贵为皇兄,福全还是非常低调,“禀赋谦和,制节谨度”。康熙六年(1667年),福全被封为裕亲王、议政大臣,依然没有恃宠而骄,备受康熙帝的信任。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福全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统率大军参与征讨准噶尔的噶尔丹。结果在乌兰布通之战中,福全大破噶尔丹,取得了胜利。但他没有乘胜追击,导致噶尔丹逃走,从而遭到了康熙帝的处罚。之后,福全又跟随康熙帝亲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一岁的福全病死,康熙帝十分伤心,多次亲临祭奠,“常祭外有加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