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是只住在英国乡下的青蛙,住大别墅、开豪车,按说日子过得挺风光。可他最近总提不起精神,连朋友都看出他不对劲。最后实在撑不住,跑去找了心理医生苍鹭。这事听起来挺新鲜——动物去心理咨询,不就是童话里的情节吗?可仔细一琢磨,蛤蟆的经历和现在很多人遇到的麻烦,简直一模一样。
蛤蟆的爸妈从小对他特别严,他爸总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就是废物”,他妈虽然心疼儿子,但被他爸管得太死,根本不敢护着蛤蟆。时间一长,蛤蟆学会了讨好所有人。朋友聚会要是有人说“今天冷”,他立刻脱外套给人;同事抱怨加班,他默默留下收拾烂摊子。可这样反而更累,因为没人觉得他好,反而觉得他虚伪。
苍鹭医生听蛤蟆讲完,第一句话就问:“你最近心情不好,是生谁的气吗?”蛤蟆愣住了,因为他从来不会生气,生气是“不讨人喜欢”的表现。苍鹭说,这不是正常,被欺负还憋着火,就像往瓶子里倒水,总有一天会炸。蛤蟆慢慢发现自己从小被爸妈压抑的情绪,那些委屈、愤怒、不甘心,全堵在心里成了抑郁。
最让蛤蟆难受的是獾。獾是蛤蟆爸的老朋友,仗着辈分高,总爱指挥他。这回獾突然跑来说:“你当学校的董事不行,赶紧让位给我。”蛤蟆虽然心里不服,但从小就被教育“长辈的话必须听”,只能点头。结果第二天蛤蟆更抑郁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苍鹭教蛤蟆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情绪不能憋。以前蛤蟆总觉得生气是错的,现在他敢说“我不爽”;第二,别拿别人的嘴当镜子。蛤蟆爸说他是废物,可他自己知道能照顾好自己,这才是真的;第三,别想改造全世界。蛤蟆终于明白,爸妈挑剔他不是因为恨他,只是他们小时候也被这样管教,就像传家宝一样传下来。
最让我感触的是蛤蟆和獾的和解。獾其实挺怕蛤蟆的,因为他自己也没安全感。蛤蟆发现后,没有继续讨好,也没有怼回去,而是平静地说:“我不用向你证明什么。”这句话说完,蛤蟆感觉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现在蛤蟆还是住大别墅、开豪车,但眼神亮了,说话也有了底气。苍鹭问他要不要继续咨询,他说不用了。因为他终于懂了:讨好别人只会把自己弄丢,只有敢表达、敢拒绝、敢接纳不完美,才能活得像自己。
蛤蟆的故事讲完了。说到底,我们很多人不也是这样吗?父母说的、同事说的、朋友圈的、短视频里的,全在告诉我们“你应该怎样”。可到最后才发现,最该听的其实是自己心里那个小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