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诺伊州兰德尔路的At Home家居卖场,曾记录Amy从租房置物到买房成家的每一步。但如今卖场大门紧闭,货架空空如也,只剩停车场零星散落的购物车。
“2018年,我和丈夫搬进第一间公寓,在这里买下床架、衣柜和茶几,小小的家逐渐有了温度和轮廓。”Amy感叹,上次路过时,橱窗还摆着买过的同款花瓶。“怎么说没就没了?”
据《今日美国》消息,今年6月,在美国拥有200多家门店的家居零售商At Home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并提交重组计划。尽管近期与债权人达成6亿美元融资协议,但“断臂求生”已成定局,9月30日前将关停30家门店。
At Home的收缩并非个案。3月,比利时家居装饰零售商Casa一口气关闭63家门店。今年中旬,完成破产重组的美国家居零售品牌Big Lots,宣布219家门店重新开业,但相较鼎盛时期的1400家落差明显。
欧美高通胀持续抬升租金、人力等刚性成本,关税成本激增加速削弱美国线下零售业的价格优势。一位家居领域的行业人士分析称,一些门店大、货量重的家居卖场,在海外线上化的消费趋势中逐渐失去吸引力,背后的传统工厂和供应商也被迫卷入订单减少,回款受限的困境。
01
线下家居零售收缩,供应商火速转向
三个月前,当At Home申请重组的消息传开,社交媒体很快涌入一番讨论。在美华人Jenny表示,At Home的收缩并不意外,“门店大得出奇,里面几乎没人,扛到现在不容易。”
多位向At Home供货的中国工厂,在评论区提到对订单下滑和回款受阻的担忧:“他们申请破产保护后,还能继续订货吗?我们发出去的货,货款有保障吗?”“前两年他们的规模扩张很快,但感觉管理相当混乱,尤其是在采购方面。”
一位浙江工厂老板听闻消息,火速采取下一步行动。“货都进仓了,一看财务危机,我又把货拉回来了。就算不出货,也不能干这种让人拿捏的事。”
也有产能占比较低的供应商早早地探索转型:“At Home的订单只占产能的20%。现在我们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接沃尔玛平价家居的订单,二是推出自有品牌。虽然初期销量平平,但至少有个新方向。”
某家居工厂曾是At Home的核心家具供应商,主要为其生产中低端沙发与床架,相关订单占产能的40%。在At Home6月发布闭店通知后,该供应商次月来自这一渠道的订单直接归零,工厂产能利用率随之下降,部分工人进入待岗状态。定制的模具和原材料大多是专属规格,打折转卖相对困难。
据了解,早在2024年底At Home就曾逐步尝试分散供应链布局。引入新供应商时,主要关注印度、东南亚等提供更低价格且不受关税影响的替代工厂。但4月初美国关税席卷全球,连“南极企鹅”也无法幸免。
受通胀高企和“消费降级”影响,美国线下零售寒意阵阵。市场研究机构Coresigh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零售业共关闭7327家线下门店,同比激增57.8%,净收缩1408家;预计2025年关店数将翻倍至1.5万家,远超2020年疫情期间的近万家。其CEO此前指出:“通胀压力下,消费者倾向于线上寻找优惠产品,对实体零售造成巨大冲击。”
(图源:图虫创意)
相较刚需消费品和轻小件商品,大件家居、园艺工具为代表的品类影响颇深,线下渠道曾是传统的销售主场,不少以传统外贸为主的家居工厂也受到订单下滑的影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家具及其零件累计出口2714.87亿元,同比下滑4.5%。
据家居杂志Furniture Today统计,2025年全美家具店TOP100榜单中,仅25%的零售商销售额增长或持平,其余75%的零售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美家具店TOP100的门店总量同比减少20.9%,累计净减少超2400家门店。
02
大件家居出海,线上化提速
线下渠道的退潮,反而加速了家居消费需求向线上迁移的进程。
根据Zolak的研究报告,全球家居用品电商渗透率已从2018年的24%攀升至2024年的33%,预计今年将进一步提升至36%。Statista进一步预测,2029年美国家具市场电商规模将达到2099.2亿美元,未来5年保持7.8%的年均增速;欧洲市场增势更为显著,同期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0.2%。
不少家居品牌已在海外崭露头角。广州爆米科技旗下家居园艺品牌Homary,不仅年营收突破3亿美元,更被《新闻周刊》评为2024年美国家居生活行业最佳线上品牌。此前红极一时的DTC家居品牌Outer,不仅专注高端户外庭院场景,更盯上模块化家居这一新兴概念。
家居大卖致欧科技,在新鲜出炉的2025上半年财报中直接点明家居家具线上渠道红利:“尽管欧美市场受制于宏观经济压力导致家具行业整体增速趋缓,但线上渠道依托物流体系升级和消费者习惯迭代,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财报显示,2025上半年致欧科技营收40.44亿元,同比增长8.68%。其中,以亚马逊VC为主的线上B2B渠道大爆发,营收规模4.59亿元,增速达到59.50%。
(图源:图虫创意)
一众平台也在加力丰富家居园艺品类的供给。据沃尔玛电商数据,2025财年庭院园艺商品线上销量同比增幅达24%。在亚马逊,一位97年安吉小伙,背靠安吉家具产业带,用5年时间白手起家,做到年销2500万元的体量。
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Target)不仅推出电商平台,近期更是尝试效仿全托管模式,将商品直接发往消费者手中,测试阶段聚焦家居用品和服装等品类。
对于外贸家居工厂来说,跨境电商不仅敲开了新机会的大门,更是迈向全球的崭新舞台。
03
跨境分销成为新捷径
不可否认的是,从幕后代工转向直面海外消费者并不容易。
物流成本高、售后环节复杂、平台规则多变、消费者偏好难以捕捉,这些现实难题成为很多工厂涉足跨境电商的首道门槛。一位广东家具工厂负责人坦言,此前曾尝试自己组建团队,但跟随热销榜选品开款反馈平平。“很难做出特色,最终因为库存周转的问题不得不暂缓。”
这类困境并非个例。对传统工厂而言,接单代工与线上电商实则是两套截然不同的逻辑:前者注重标准化生产与成本控制,后者要求敏捷响应、数据驱动和品牌沟通。尤其是大件家居领域,跨境运输、安装说明和售后环节的复杂度远高于轻小件。
也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专业跨境分销服务成为工厂出海的新捷径。以行业较早布局的亿迈跨境生态平台为例,其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整合上市大卖14年的行业沉淀,提升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路流通效率。
旗下亿迈跨境分销聚焦工厂等供应商群体,为其提供专业的跨境电商B2B分销交易服务,高效连接工厂和跨境电商卖家。对接亚马逊、沃尔玛、eBay、Wayfair、Temu等数十家跨境电商平台,既帮助工厂节省开拓成本,也通过多平台布局拓宽销路。
同时,亿迈依托规模化的物流渠道和海外仓资源,为大件家居等品类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供应商在跨境物流方面的降本痛点和增效需求。
尤为关键的是,供应商通过平台获取实时市场数据,掌握定价权,形成“数据反哺生产-精准开发-快速迭代”的正向循环,摆脱被动生产模式,在跨境供应链中占据先机。
对于资源有限但想要出海的制造企业而言,与专业分销平台合作正成为应对订单碎片化、渠道多元化挑战的务实选择。亿迈跨境依托14年行业积淀与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已累计服务超2000家商户,平台撮合GMV突破20亿元,并成功打造多款单SKU销售额超600万元的爆品。目前,平台已汇聚300余家精准商户,其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可为合作供应商提供可靠订单支撑与持续销货保障。
现在加入亿迈跨境分销平台,供应商将享受海外仓免租90天、打折产品免费促销、运营亿迈云系统数字化管理业务、头程和海外仓服务等权益优惠,以及支持买家圈货,100%圈存后不退货,助力供应商们资金快速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