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日本公明党正式宣布将退出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联盟。此举令自民党新任女总裁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充满变数。当天,高市早苗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举行会谈后对媒体表示,公明党决定中止长期以来的合作关系。齐藤铁夫指出,公明党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自民党在“黑金政治”问题上的令人满意的回应。
此前,高市早苗曾表示,她将考虑任命与安倍派黑金问题相关的成员担任重要职务,这一立场被日媒批评为“违背了国民期待”。这一问题让许多人疑惑,为什么高市早苗在面对公明党和民众关切的“黑金政治”问题时,仍然坚持这一立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分析认为,高市早苗在这一问题上的消极态度源于她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所依赖的核心政治基础,以及她作为保守右翼的政治倾向。自民党内的“黑金政治”问题主要与前安倍派等保守派系相关,这些派系在党内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高市早苗的胜选得益于这些派系的支持,因此她很难与他们决裂,否则会动摇她在党内的基础。在党内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她需要顾及党内派系的利益需求。
此外,高市早苗本人也是右翼保守派的代表,长期以来她对“黑金政治”问题的宽容态度被认为是安倍晋三政治路线的一部分。安倍政府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维持党内派系的合作与控制。高市早苗可能认为,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维持党内团结和多数派的优势比回应公明党和普通民众对“黑金政治”改革的呼声更为迫切,特别是在她面临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时,稳定党内派系的支持对她至关重要。
公明党作为一个注重政治廉洁与社会公正的政党,对高市早苗在“黑金政治”问题上的态度表示强烈不满。因此,他们决定退出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关系,表达了对高市早苗的不信任,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立场和选民基础。这虽然对高市早苗是一次打击,但她依然更看重的是保守主义路线的延续和党内支持的巩固。
根据相关程序,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仍需经过临时国会的首相指名选举才能正式成为日本首相。公明党此前表示,如果无法与自民党继续合作,他们可能不会支持高市早苗的首相候选资格,这给高市早苗是否能顺利当选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据悉,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最早将在10月20日召开。
公明党退出后,自民党的国会席位将遭遇进一步削弱。在众议院,公明党拥有24席,他们明确表示不会投票支持高市早苗。虽然自民党依然是最大党,但席位远未过半,目前只有196席,这意味着如果在野党联合超过自民党,可能会出现由在野党推举的首相。这将使自民党面临被迫下野的局面。
公明党的退出,不仅使自民党在国会的席位减少,更使其执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受到威胁。如果高市早苗最终能当选首相,她将面临一个极为脆弱的政府。对于她来说,推动重要政策、审议预算和人事任命等都将变得更加困难。
未来首相选举的结果可能出现几种情况。首先,如果在野党无法统一候选人,高市早苗可能惊险地当选首相,但她的政府将是少数派,面临巨大政治风险。其次,高市早苗可能通过拉拢在野党如国民民主党等组成新执政联盟,如果这一联盟稳定,她的执政前景将有所保障。第三种情况是,若在野党形成有效联盟并能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占据多数,可能会出现非自民党的首相,标志着日本政权轮替的开始。
不管结果如何,未来日本政界的政策协商将更加激烈,政党之间将展开紧张的斗争,争取组建新的多数派联盟。如果首相人选长期无法达成一致,短期内日本可能进入政治僵局,政局动荡不安,政治格局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