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安全部公布了一起真实案例:境内人员朱某某因向境外间谍机构非法提供亲本种子,被判处有期徒刑。
这起“种子案”听起来像电影情节,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较量,也是放学可以跟孩子聊的话题。
分享几个小技巧,帮你把这个新闻变成孩子爱听、能懂、愿意思考的亲子时光。
和孩子聊新闻,关键第一步是“翻译”。试试这样解释:
○ 普通种子就像一台成品手机,可以直接用,但无法复制。
○ 亲本种子则是手机的核心芯片和设计图纸,是创造更多手机的“源头”。
正因为掌握这些“图纸”,我们才能把饭碗端牢在自己手里。亲本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意义就在于此。
理解概念后,可以用问题来推动孩子进行思考和讨论。根据孩子的年龄,可以选择不同的提问:
●基础层(建立联系):
○ 为什么偷窃种子会由国家安全机关处理,而不仅仅是普通的偷窃?
○ 如果最好的种子都靠进口,会有什么风险?
● 进阶层(理解逻辑):
○ 除了种子,还有哪些领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战略高地”?
○ 这件事背后,既有“知识产权”,也有“粮食安全”,你觉得哪个重要?
聊天的落脚点,是让孩子理解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联系:
○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玉米,背后是无数科学家、法律工作者和国家安全人员共同守护的结果。
○ 就像每个人的日记不能随便看,国家的种质资源也有“保护红线”,需要我们共同尊重。
▲即可收听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透过新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但由家长持续筛选信息、准备话题,确实耗时耗力。这正是我们连续1660天通过《少年新闻频道·新闻百科》陪伴孩子的原因。
✔ 精准解读:每天为孩子筛选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剥开复杂外壳,讲清事件本质。
✔ 搭建框架:不只是讲述单个事件,更致力于帮孩子建立理解社会、科技、经济的系统性思维框架。
✔ 激发兴趣: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逻辑,将新闻变为生动的世界课堂,培养孩子的洞察力与好奇心。
我们相信,持续优质的信息输入,能为孩子铺就更宽广的认知底色,助力他们成长为见解独到、思考深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