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觉得,历史不该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而应该综合其他学科一起学习,才能真正读明白历史。反倒是专门看一些碎片类的历史图文,很容易“走火入魔”——比如我的一个读者自诩自己看了很多历史类图文,但却压根分不清周朝时期,天子和诸侯的区别,甚至还给我留言表示周赧王是一个没啥实力的诸侯——他到底知不知道啥叫诸侯?我很好奇。
其实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现在很多网民不懂科技史,所以有了认为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超现代之类的荒谬话术。很多一辈子没见过海洋的,言之凿凿认为明朝郑和肯定去过美洲。
而很多人也迷茫:为什么越南地区早在秦朝开始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但却没被主张“自古以来”——没被视为中国应该收复的领土?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国际法的问题。
早在秦始皇在位期间,秦朝大军就在灭亡六国完成统一以后,通过三年时间,对岭南地区进行征服——这其中包括两广,也包括红河三角洲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北部(或者说越南本土,因为现在越南南部,在古代是一个叫占婆的国家)。
之后近千年的时间里,越南都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西汉武帝的时候被汉兵入驻,东汉初年被马援粉碎叛乱(二征姐妹)。三国时期,越南属于吴国。三国后期,西晋和吴国还围绕交州(越南)进行一系列争夺战。
东晋、南朝期间,这一区域属于东晋和南朝。隋朝统一天下以后,这一区域也被隋朝统治。唐朝初年,初唐大诗人王勃就是在交趾一带去世的。而交趾就在今天越南首都河内一带。
从秦-唐这漫长的统治,也意味着越南文化里有很浓厚的中国成分。唐朝灭亡后,天下处于分裂状态。而北宋时期,北宋并没能直接征服红河三角洲地区。这就给红河三角洲地区形成独立的古越南国创造了时间窗口。
等到中原的势力再次征服这一区域,已经是明朝永乐帝在位的光景了。不过此时越南已经脱离中原王朝统治四百年左右,所以明朝的统治和越南当地势力出现很大冲突。所以明宣宗在位时期,明朝考虑统治成本,于是许可越南独立。
明朝总体来说是一个内敛的王朝,所以明朝之后基本上没对外扩张,所以明朝和越南之间关系处于相安无事状态。清兵入关以后,清取代了明对中国的统治。而越南臣服于清朝,清朝也觉得没有对越南动武的必要:因为对于清朝来说,在完成对准噶尔蒙古的灭亡以后,清朝维持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统治已经深感吃力,所以自然而然没条件继续扩张。所以清朝和越南大体也是维持和平状态。
转眼间到了19世纪的中期,西洋的势力进入远东地区。不论是近代中国还是近代日本、近代越南,都被卷入到当时的国际体系之中。到了20世纪初年的时候,世界各国也普遍有了主权意识。当然当时越南已经被法国吞并。直到二战后才取得独立。之后越南也爆发内战,大约在1970年代的时候,才实现统一。
1945年,二战结束,一些国际规矩也开始深入人心:比如需要尊重他国主权,否则必然会引起很大的麻烦——比如伊拉克在吞并科威特以后,非但最终还是把科威特给吐了出来,自己还受到了制裁。
同样,越南现在也是主权国家,自然而然,按照现在的国际规矩,中国不能把越南视为未收回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