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Hyundai Blue Prize Art + Tech 2023 获奖展《剧变生态》展览现场,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览《剧变生态》中有一件和比特币相关的作品。
是一块巨大的环形石币,石币两面分别刻着比特币创世区块的16进制码,和该作品的收藏者的电子地址。这件作品受到雅浦岛石币的启发,因为其本身过于沉重,不方便挪动,在这个太平洋西部的小岛上,过去石币的拥有者几乎完全依靠口述和开会的方式来记录它的流动。
“这样的方式也是一种记账方式,就跟加密货币是一样的。只是加密货币是基于区块链去实现,雅浦岛的石币是人基于信任、基于共识实现的。如果有半数的人都不承认发生过这件事情,这个石币就不能变成你的,它就是一个很去中心化的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不需要技术去实现,它在网都没有的地方,照样能够实现,我觉得这个作品特别有力地反击了要以技术为逻辑的去中心化”,宗晓在采访中说。
刘嘉颖《雅浦石币721》,2021,石制雕塑,190x152x270cm
宗晓是展览《剧变生态》的策展人。也是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3的获奖者。
作为发掘和支持中国青年策展人的年度大奖,Hyundai Blue PrizeArt+Tech致力于促进对当代重要议题的创新与批判性探索。其2023年年度主题是“去中心化的世界重塑(Decentralized Reworlding)”,鼓励策展人探究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深思社会规范与人类领域的现有界限,构想重塑世界的可能性。
Hyundai Blue Prize Art + Tech 2023获奖展《剧变生态》展览现场,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宗晓刚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策展专业毕业不久。在此之前,她是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学士,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金融学硕士毕业,曾就职于招商证券投资银行总部。
问及她对“去中心化”的理解,她说其实刚拿到“去中心化”的题目的时候,自己觉得这是非常理想主义的,也许它带来的关于平等、公平、民主的可能性,是让人觉得说很激励很向往的,但在现实中非常难以实现。
“而且我们之前对‘去中心化’的讨论是基于区块链去讨论,但是她认为基于技术的去中心化最后都达不成,因为技术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中心,‘去中心化’只会带来中心的转移,从一个中心变成另一个中心。比如说像我们所熟知的加密货币,貌似好像是去中心化了,但是是真的去中心化了吗?它只是把货币原先从主权国家中心,变成了资本为主体,因为在区块链上,看似买卖交易都是自由的,所谓匿名性和不监管性,但它始终是跟现实世界的货币是勾连的,只要没有脱开的话,就是一个现实世界的翻版。事实也是这样子的,资本雄厚的人,可以大量的买入,可以操纵币价,市场还更没有监管了,因为去中心化,没有一个机构去监管它,那就是谁更有实力,谁更有资本,谁就是新的中心。包括现实的货币,要去转换成虚拟货币,又需要平台去帮你做转换,他们就是新的中心。所以区块链其实是我们一个想象的投影,如果你思想当中用人类世界去做模板,去投影进去,它就是不可能是变成去中心化,因为人类世界都没有去中心化。”
但不能因为理想化就放弃,不去买出第一步,她开始思索“什么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怎么才有可能往这样的世界出发?”
于是有了“剧变生态”的策展思路。
《剧变生态》
展期:2023 年 11 月 4 日 – 2024 年 3 月 31 日
地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4 号 798 艺术区 E-1 号
策展人:宗晓
参展艺术家:曹舒怡,戴圣杰,JUJUWANG,可持续小组(肖靓/甘艺震/金晟旭/黄嘉杨/王竞哲),刘嘉颖,苏咏宝,王偲丞,武子杨&马克·拉莫斯,肖靓&甘艺震,杨怡茗
剧变既有指我们生出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的意思。
在策展前言中她写:“我们身处的世界正在急剧变化。一方面国际局势紧张,全球经济衰退,能源和粮食危机不断;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逐渐恶化,气候反常,大规模灾害频发。与此同时,科技却呈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器官替代、脑机接口等曾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技术,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资本和科技裹挟着我们不断向前,使我们进入一种分裂的状态:既对新科技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而兴奋,又十分担忧人类将就此踏上一条反乌托邦世界的道路。”
又有指代“变形”的意思。
“剧变生态(Metamorphic Ecosphere)”基于一个假设展开:或许只有开始想象和接纳自身的身体、生存空间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形,接受其他物种和物质的“入侵”,才有可能向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迈出第一步。鼓励以变形作为方法,审视人类自身与我们所处的经济生态结构,剖析主动和被动的变形过程所映射的不平等性。
变形(Metamorphic)有着多重层含义。在地质学上通常指岩石经受高温、高压等过程后发生物理和化学性状改变的“变质”现象;在生物学中Metamorphosis则用于形容生物的形态转变,即“变态”;计算机科学中,Metamorphic code用于指代病毒程序,这类程序通过重写自身代码来不断迭代,使得自身形态不断变化,从而难以被反病毒程序识别。
在她看来:“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星球的代谢方式,而这些非人物质的变形过程则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残酷性与不平等性。《剧变生态》正是鼓励观者审视这些变形,不断反思我们和技术的关系,这或许将是我们建立另类的社会和生态秩序的先决条件。”
Hyundai Blue Prize Art + Tech 2023获奖展《剧变生态》展览现场,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览聚集了 10组新锐艺术家(及团体),通过多种媒介对主题进行了不拘一格的思考和实验。通过两个维度进行探讨:主动与被动的变形。
她认为“主动变形强调的是接纳、允许我们身体变形,允许‘人’的定义模糊,允许其他物种来占领我们的空间——而所谓的占领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而被动的变形,则是“更多强调我们要反思,反思我们的行为对其他的物种也好,环境也好造成的变形。人类其实影响了很多东西,特别科技飞速发展的两三百年,可能在地球上改变了几亿年以来形成的一些自然环境。”
对艺术作品的选择也紧密围绕着她的策展思路:
戴圣杰《金银岛午餐》,混合媒介,尺寸可变,2023 本次展览委任作品
展览一进来的《金银岛午餐》,是一件完全由回收而来的废旧材料做成的装置艺术。看起来有一些食物形态的物品,但是又会看到一些电线、废旧的材料。一条由黑沙组成的河流上放着一些废旧的电子媒介,仿佛隐喻工业时代中我们消化、代谢的各类电子垃圾。
作为当前科技时代特有的大规模代谢产物,电子垃圾如何被处理、“消化”、“排泄”、和再循环的?其处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分布情况和参与者又是怎样的?我们乐于使用最新型的各类电子产品,但却鲜少关心被淘汰的产品是如何被代谢的。它们的变形过程,以及整个电子垃圾代谢系统的运作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揭示着科技的不平等性,和以科技为主导的去中心化理想的荒谬。
艺术家通过对多个废料集散地的大规模经济劳动、基础设施配置和空间规划的考察,试图展现与劳动力和社区生活生计密切相关的“媒介来世”,当电子媒介的使用寿命被耗尽后,它们将去往何方,创造怎样的环境负担和新价值,构建怎样的新人类社群和文化。试图引发观者对资源循环、生态保护和全球化影响的反思,重新审视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数据与媒介经济的构成和它所触及的政治空间。
苏咏宝《由体而始,至体而成,自体而过》,2019 玉米须,线,铁,声音,电机 630 x 1170 x 378 cm
艺术家苏咏宝的作品《由体而始,至体而成,自体而过》,形状酷似一个巨大的茧房,闻起来有玉米须的清香,内置的声箱里轻轻播放着中药房里切药材的细碎声响。
这件完全由艺术家用玉米须手工梳理、编织成的作品,仿佛像一件人类搭成的生物性的房子,又像“变形”发生的空间。有一种轻柔的呼吸感,仿佛温柔地包裹住内在的生命,鼓励其中发生的转变。欢迎人们走进其中,鼓励连接与聚集,鼓励变化与关怀,穿过其中的人不会被困于当中,反而能够感知这种有机的“变形”的力量。
可持续小组:肖靓/甘艺震/金晟旭/黄嘉杨/王竞哲《植物自治》,2021,影像,2分30秒
《植物自治》试图综合生物学、材料学、参数化手段预测植物作为智能生物的生存趋势。通过影像呈现植物根系成为可持续材料、运输载体的可能性,彰显植物生态系统对于人为景观构建的主权意识,假想未来植物自治的生存空间。
人们是否可以放弃想要去干预、控制植物使之按照人类的设想生存的人类中心式思维模式,并尝试接受植物对人类生活空间的“入侵”和“占领“?
杨怡茗《异体》,2020,装置,尺寸可变
如果说《植物自治》讨论的是植物对人类生活空间的“入侵”,用状如血管的胶管与机械臂结合的装置作品《异体》讨论的则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人类时代,当人类成为了生化体、机械体的结合,记忆、感官均可复制、设计之时,我们作为人的“特质”便发生异化。那么此时人与自然、与科技、与其他生物、与机械之间的复杂关系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为了减少浪费,切实实践可持续性的理念,在布置展览空间时除了回收利用之前展览留下的物资,宗晓也尽可能减少了布展搭建的使用。最后用土壤、(之前展览留下的)红木屑以环形的观展顺序,围绕着每件展品布置了一圈流线型的造景。
王偲丞《起始与未来》,2023,角铁,PVC,不锈钢,光合细菌, 藻类,手术钳, 抽水机,尺寸可变
光合生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地球上生命的起始。其是一类具有独特能力的生物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以此合成或分解有机物质。作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最终导致了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增加,为后来的纷繁复杂的生命演化创造了条件。面对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光合生物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思路,同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其固碳行为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和减少空气污染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和应用光合生物的过程中,还可以探索如何通过调节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解决方案。“起始与未来”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对当下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思考, 引用“时间光锥”的结构将光合细菌和藻类等作为本次装置项目的生物材料培养其中。
这样既有一种动线指引的作用,又给了每件作品各自的空间,并最终通过土地相连。
肖靓& 甘艺震《根系生成》,2023,仿生雕塑/家具,200 x 50 x 55 cm; 88 x 69 x 60 cm
通过不同媒介的有机复合,作品希望构建独立的植物符号体系。艺术家尝试模拟数字化生物制造,进行植物根系的规模化培育,将植物自然生长成为生活中人体常接触的家具模块,思考如何使人能够通过跨感官来理解植物本能。
因为是后来才从金融行业跨专业学了艺术策展,这让宗晓有了从艺术圈外看待艺术的视角。
“原来我学的是一个相对比较专的专业,从事的工种也是比较专业的,不像艺术是比较泛的,可能不同专业的人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现状都有感知,但是艺术处理、思考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学了之后就觉得很有启发。”
“因为艺术本身是无所不包的,任何话题它都关心、它都在意,然后它会从一个更大的尺度去想象、去描绘,或者去思索。而我们具体某一个领域的人就会更在这个系统之内,你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更为熟悉更为了解,但是可能更少会去思考这个系统本身它就是有很大问题,以及怎么改进。”
JUJUWANG《入侵》,2022 泡沫、真实漆、苔藓 150 x 180 x 350 cm
作品《入侵》质疑:作品优雅与丑陋的边界何从定义,人造与自然形成又是否有明确分界?人类无处不侵占是否是无上正义?经常说人类离去,自然便会收回一切。似乎自然是在从人类手中夺走,但事实确实恰恰相反,人类难道不是无时无刻不在夺取?
珍珠项链这种为人们所熟知的装饰品,其原材料来自于自然,经过人为加工后,成为符合人们审美的商品,承担起了为人类增添“美“的作用。艺术家在珍珠项链上种植青苔,让青苔逐渐侵占和覆盖”人造的美“,这种”入侵“所呈现的美感正是质疑这种人为安排、赋予使命的合理性。
她说,很多时候,艺术圈外的朋友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但能怎么办?”
“如果问出这一句话,其实就是一种结果导向,其实很多时候,除了艺术圈之外的其他行业,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结果导向的,如果目前这个问题我是解决不了的,我可能就不解决,然后或者说就不讨论这个问题。或者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投入的成本比我得到的收益要大,我就不去解决。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它就是存在在那里,而且不去讨论它就会越来越大,等到有一天已经无法不去讨论它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了。所以其实讨论问题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挣扎,是一种反复的拉扯,你就是要在让自己痛苦的过程当中,寻找可能某一个灵感,然后就找到那一点的突破点的时候,或许我们就会看到解决的一种希望,也是一种愿景。因为你有些问题你永远不讨论它,不能掩盖它。”
武子杨 & 马克·拉莫斯,《互联生态系统》,2021,实时模拟网络环境,实验室空间系统模拟(视频,8分21秒)与实时数据管道由贝尔实验室工程师丹妮尔·麦克法特与伊森·爱德华兹提供与搭建
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想象一个万物互联的生态系统,并且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消耗方式等与现实世界不同。系统中电力作为生命基础,Wifi信号作为营养,光学雷达数据成为热源。数字生命形式广泛的存在于这个系统之中,并通常以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化身等形态出现。进入这个生态系统的观者们将逐步演化出适合此生态的数字感知系统,并可以与生态中的生命互动。这件作品想象了一个完全基于数据和网络的生态系统,并从该生态中的“生物”的视角出发尝试分析、解读这个世界,并与之互动。
她觉得策展对她来说,一方面是,连接、创造一个场域,让不同领域的人能够共同探讨和关注一些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的话题。另外一方面,也是表达就自己的研究和所思所想,在这个地方和艺术家的作品达成共鸣,用展览的方式给大家去呈现,让大家也能够共同去思考和讨论,甚至是辩论——你也可以不同意,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这里就可以产生一些相反的观点的交流,其实这样也挺好。
曹舒怡《史前史及其后》,8K影像,8分48秒,2023 本展览委任作品 音乐:彭忆欧 CG动画:AJ Sapala CG协助:丁于馨
在展览最后,在她布置的环形观展空间的出口,她安排了一件“跨越时间的冥想”式的影像作品,艺术家曹舒怡的《史前史及其后》。
这件作品探讨了地球进化和人类开采过程中地质与生物之间的纠缠嬗变。
五亿年前,以腕足类为代表的软体海洋动物使用磷酸盐来建造外壳,随着海洋中磷元素的最终枯竭,开启了系列的大灭绝与新生命形态的进化。如今,随着人类纪对于磷的采掘、萃取与放逐,磷元素在生物与行星身体之间转移,物质的存在形式不断异变,并与生命相互塑造。从石化遗骸的沉积到工业废料的毒性残余,原始浅海中的游离元素,弥漫在持续生长的物质领域中。
影像中的场景融合微观影像和数字动画,冥思矿物元素从原生汤到物种间共存的蜕化过程。观众将穿越神秘的多孔地层,其难名的形貌暗示着各种未知生命形式曾经繁盛的古代生态系统,以及地质创伤和未来遗迹,如尾矿沉积和地球沉洞。地面上散落的腕足类化石,召唤远古海岸线的记忆。
“现代主义的发展觉得说我们社会有一个向前的动力,有一个发展目标,好像是一条直线一样,但事实上到底是不是一条直线?还是它也是轮回的?事实上,时间本身也是人为创造的概念。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将远古和当下以混沌的方式重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横贯纪元的生态冥想。”
“你希望观众可以从这个展览中收获什么?”
希望他们能够开始思考我们当下面临的各种危机,然后开始关注这些问题,或者说你以前就关注的话,能够引起你的共鸣,然后去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怎么看待艺术的公众意义?”
“艺术家通过作品把我们关注的一些看似无解的问题,用理想主义的,或批判,或诙谐,或荒诞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去思考。如果没有方法就不讨论,其实就更不可能有答案。所以艺术家就是不断质询,反复讨论,试图去提示一种新的创造。”
〇
一次看完全球100多位艺术家2100多件作品,仿佛听到这个时代灵魂发出的集体之声
学校废弃了,还做卷子?别问,问就说是艺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超100件的特展,看不看?
席丹妮:我是一个住在城市边缘的艺术劳动者
范景中先生的艺术史不推,还推谁的?
想不到央美老先生的展也可以这么潮
高歌:不求一鸣惊人,但希望一直坐在桌子上
老外拍中国。
高歌:色相与世相
传承与创新,年轻人们在用水墨做什么?
大画无用,A4纸为王!|学好艺术,元素表当诗背!
中年形式主义者的观念危机
当代艺术可以不左吗?
用 100 个比喻描述谢其的绘画。
塔皮埃斯:向观众发难的艺术|西班牙艺术大师时隔34年后在中国的再次个展
梁姝妮:某些无意义的时刻穿插在生活间隙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
@象外的象外
投稿邮箱
263419055@qq. com
在售好书,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