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比较奇特的一场会战:蒋军已经士气全无,我军第二野战军两个主力兵团及第一野战18兵团合力进攻,30万大军逼得蒋军西南残部近90万人蜂拥起义投降,迅速解放了大片宝贵的西南国土。
二野在刘邓首长指挥下,自东向西进攻四川;一野18兵团司令员为周士第将军,在他之上还有贺帅坐镇指挥。显然,在解放军进军西南的过程中,起到主力军作用的是第二野战军,一野只出动了10万人,并且多数时间是在北线限制,作战任务前期多由二野完成。既然如此,解放成都后的入城式这一光荣任务,似乎应该由第二野战军和刘邓二位首长来完成比较合适,为什么二野非要坚持等贺帅及一野18兵团到达成都后,由对方来完成呢?
第一点原因,二野官兵超过20万,没有接收大城市经验,入城后可能引发一些问题。解放战争中,二野的整体作战进程是艰难的,尤其是1947年经历了大别山区作战的困境,部队好不容易慢慢恢复元气,重新壮大起来。二野官兵之前并没有接收过大城市,多数时间都在各地参与野战。20万荷枪实弹的部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野司担心进入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会使得一些官兵产生散漫自由心理,违反纪律,给城市和部队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求大军马上收心,二野暂不入城。
第二点原因,49年12月胡宗南集团残部向西逃窜,二野部队的作战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胡宗南集团下辖兵团虽然蜂拥起义,但仍不乏残兵败将继续逃窜顽抗,西昌地区成为国民党军聚集点,此患不除西南战役就没有最终胜利。解放军中南线路的进军过程中就是个例子:白崇禧集团虽然瓦解,但广西境内形成了几十万土匪,盘踞大山内成为祸害,其中不乏国军残兵。二野尚有追击任务在身,严格来说还没到进城安逸的时候。
第三点原因,答谢第一野战军及贺帅前期的帮助,二野展现高风亮节。西南战役虽然进程顺利,但最大的作战难度在哪里呢?蒋军地方部队和西南军阀力量并无多少战斗力及抵抗心理,唯一能起到阻拦作用的是胡宗南集团的30万中央军。为了使二野快速进军,贺帅指挥北路部队有方,前期死死拖住胡宗南大军主力,不使其回援四川,这才使得二野能够放开手脚迅速逼近西南腹地。可以说二野的战功,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北线的第一野战军及贺帅。
解放战争期间,贺帅亲自出马指挥的具体战役比较少,二野更是借这个机会,让贺帅带领一野18兵团进入成都,享有这份荣誉,其中也体现了我军各兄弟部队的团结互助精神,十分难得。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西南也有原华北野战军的功劳。因为追根溯源,贺帅进军成都时指挥的这个一野18兵团,原本是华北军区的第1兵团,徐帅曾经亲自调教的部队。因此当年成都入城一事,更显示出非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