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名不见经传,但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却远胜过他们的名气,比如说东汉有三班,班超、班固、班昭,班超、班固两位的名声如雷贯耳,谁都不陌生,可是这班昭是何许人也?估计很多人对此人很陌生,这也不奇怪,毕竟班昭的历史成就远弱于前两位,可是班昭对后世的影响,在小编看来是要远高于班超和班固的,因为班昭影响华夏历史近一半的人口,这一半的人都是女人,而班昭也是个女人。
班超、班固、班昭是三兄妹,班昭是妹妹,班氏三杰都是汉和帝时期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班超经略西域数十载,班固写汉书,班昭续写汉书,还成了邓太后的闺蜜,说闺蜜也不贴切,毕竟班昭比邓太后大了36岁,不过邓太后22岁荣登皇后,25岁临朝听政,这里头都有班昭的影子,可以说班昭是邓太后的智囊团。当然,班昭仅凭邓太后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班昭最大的成就一是续写汉书,而是著有《女诫》一书。
班家祖上世代官宦,家教很严,班昭的性格也十分传统。班昭晚年卧病在床,膝下子女的言行举止都入不了她老人家的法眼,自己身体抱恙没法亲自调教,于是只好写书教育家族女子如何恪守妇道,这就是班昭写《女诫》七章的来由。《女诫》对后世的影响颇深,首先是汉朝高层对此书极为重视,当时的大儒马融盛赞此书,并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女诫的教义,把它当做教育女子行为规范的范本。
班昭在女诫中提出“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的观点,为我们熟知的三从四德奠定了基础,班昭认为女人应该主动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强调女人应该无条件依附于男人,成为男人的左膀右臂。女诫中还提出“妇德不必才明绝异”的观点,意思是女子没必要具备特殊才能,这也是后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依据。女诫里的观点,搁现代估计没几个女性能接受,恨不得踩踏千百遍,可放在那个时代,却被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