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主演莫言编剧、央华戏剧出品的话剧《鳄鱼》,中国台湾演员赵文瑄获得第十八届文华奖表演奖——这是文华奖多年来首次把奖项颁给民营院团剧目,而赵文瑄也是首位获得文华奖的港台演员。这两个首次的纪录,集结于话剧《鳄鱼》是为什么?
首先,民营院团已经成为演出市场上的生力军。今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终评中,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就成为首位摘梅的民营剧团演员。这与当前“新大众文艺”逐渐兴盛背景下,“文艺两新”——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增长密切相关。“文艺两新”具体到演出行业,就是民营院团、个体演员,早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被提及。成立于2014年的央华戏剧,就是当前中国舞台演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民营文艺机构。在此次与莫言合作《鳄鱼》之前,出品的话剧《如梦之梦》《冬之旅》《情书》以及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等,就是与蓝天野、刘烨、安娜伊思·马田、胡歌以及法国国家人民剧院等名家名团合作。2021年12月1日,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王可然获得了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23年9月,他作为唯一的民营院团代表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做主题演讲《戏剧在文旅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成为北京市文联第十届理事会理事……这个直面市场的民营戏剧制作团队,还多次赴法国上演《雷雨》和《雷雨·后》,以及《悲惨世界》,赢得法国同行嘉许,确实是当前中国民营院团中的开拓者。
其次,话剧《鳄鱼》是文学与戏剧互相成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获奖后,意识到获奖作家中剧作家数量过半,因而把精力更聚焦于把文学作品搬上戏剧舞台。而《鳄鱼》这一充满寓言性的文学作品,象征的恰是人性的欲望——鳄鱼的体型是由养它的玻璃缸大小决定的,如果给它换更大的“容器”,它就会更膨胀。因此,剧中养鳄鱼的单无惮(赵文瑄饰)的行动,与鳄鱼的体型形成对应关系——也是莫言在文学上的魔幻现实主义于戏剧舞台上的再现。
并且,话剧《鳄鱼》精准聚焦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润”出国,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巧取豪夺了他人财产甚至尊严。暮年之际在海外过生日,单无惮回想一生,还是觉得与发妻一起吃红薯的瞬间最甜蜜……观众不仅仅是在了解体会不到的人生故事,感受魔幻与现实交织的艺术手法,还在参与一场人性与机制的反思。“鳄鱼”越长越大,最终反噬伺主,这是寓言,也是现实。
因此,由谁来扮演这个复杂的、戏剧舞台上几乎没有“先例”的角色,就尤为重要。单无惮这个角色既有“单于”的霸气与“无惮”的魄力,也要有一丝文人气质、一点善良底色、几分迷茫与犹疑。赵文瑄以文采卓然的忏悔者形象作为主基调,在导演的调拨下,精准演绎了这个角色的人生起伏以及在关键时刻丝缕分明的情感转换。他在结尾的独白最能展现角色内心、触动观众思索,让人思考“如何避免这种人性溃败的悲哀”。
文化表演奖首次颁给赵文瑄,当然是对其个人演艺能力的褒奖,更是剧作整体成就的明证。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奖项的开放、多元,面向更广大的“新大众文艺”时代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