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王朝统治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容易出现一种不理想的状态,那就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似乎成了一种怪圈,无法彻底改变。
分封制出现之后,封建时代就出现了。皇帝把自己的亲戚们分到各个地方做诸侯,让诸侯统领一方,可以共同治理天下。诸侯具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制定法律,可以维护统治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具备生杀予夺大权。诸侯要听从皇帝的指令,要跟着皇帝一起治理天下,还要定期给皇帝交税,算是统治地方的大官。如果皇帝统得太死,几天就要叫诸侯们开一次会,诸侯统领的地方有什么事,事无大小,都要报告给皇帝,那么就等于诸侯的权力失去了效力,因为所有的事皇帝都知道,而处理事情虽然要经过诸侯,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皇帝。诸侯们不喜欢这样干,要用手中的权力来处理地方上的事物。皇帝也不喜欢帮助诸侯们处理事情,而是要简政放权。可是放权之后,权力被各个诸侯掌握,时间长了,诸侯们就会在税收方面动了心思,不是拖延不交,就是彻底不交,甚至还要联合其他的诸侯一起会盟,共同反抗皇帝。
皇帝把权力收归中央,只是让诸侯做地方官员,而且很多事情皇帝要帮助诸侯处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一统就死”的局面;皇帝放权之后,让诸侯们自己处理地方事务,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中央权力与地方政府之间绝非简单的完全控制与完全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个“统到什么程度”与“放到什么程度”的关系。即便后来发展到中央集权的政治,皇帝具备很大的权力,地方官员协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也仍然难以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俗话说“皇权不下县”,皇权只在高层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到了县级以下的单位,就失去了威力。要治理天下,只靠皇权还不行,还要靠大大小小的官员,靠他们亲自抓各项具体工作,尤其是税收工作,服兵役的工作,服徭役的工作,都需要具体人来抓。皇帝和朝廷的官员不会抓这些具体工作,而是会统观全局,抓更大层面上的工作。如果只是靠俸禄让各级官员保持清正廉明的作风,就有些不太现实。因为对于官员的日常开销来说,俸禄还是太少了。官员需要搞权力寻租,靠赚到的钱在官场上走动。把官场上的关系协调好了,官位自然上升,而协调不好,就有可能丢官弃爵。协调官场关系,靠的是银子,仅仅靠官员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官员要通过私自加税、受贿、卖官鬻爵、吃了原告吃被告等手段获得巨额财富,送给上级,不但获得“保护伞”,而且获得晋升的机会。即便皇帝要治理贪污腐败现象,也不能完全治理,因为几乎所有的官员全都这样操作,皇帝也就无可奈何了。
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如果中央政府权力管得太死,局部地区就会失去自主权,长期这样下去,体制就会僵化,经济就会变得没有活力;但如果中央权力太弱小,地方势力做大做强,权力系统就有可能由一个权力中心变成多个权力中心,面临的是国家分裂与动乱。周王朝衰败导致了春秋战国;汉王朝中央权力的衰落导致初期的七国之乱,以及后期的天下三分;唐王朝中央权力的衰弱,导致藩镇之乱,甚至出现了足以颠覆国家政权的“安史之乱”。对于古代中国来说,理想的状态是维持一个中央权力统治下的官僚系统,最高的中心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官员拥有一定的权力空间,但在主导性方面,仍然是中央权力系统处于绝对中心地位。能保持这种理想的状态,封建社会就可以稳步发展,各级官员虽然会贪污腐化,但还不足以动摇国家经济命脉,也不足以官逼民反。倘若中央权力弱化了,而地方权力强化了,以至于地方官员拼命搜刮,致使民不聊生,而民间的意见又不能“动达天庭”,造成了官民纯粹的矛盾对立,就容易引发农民起义,也容易造成外族入侵。
不管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民变,还是外族入侵,都足以颠覆整个中央政权。而封建制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便政权被颠覆了,建立了新的政权,也仍然会遵循封建制度,而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制度。皇帝们都喜欢遵循“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信条,不想变动统治秩序,也不想改革官僚制度,只是拿着现成的来用,或者稍加改变,却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仍然在走老路。中央政权强化之后“一统就死”,地方政权强化之后,等于“一放就乱”。甚至在中央政权弱化之后,出现了外戚专政、宦官专权的现象,也就演出了一幕一幕的政治闹剧。中央政权需要加强,地方政权需要依靠。而在大政方针方面,中央政权需要有贯彻到底的力度和监督执行的措施,还要有具体执行的行动,一丝不苟,维护法律的尊严。事实上,皇帝并没有强调法的尊严,而是强调改造了的儒家道德的重要性,要用仁义道德来给人们灌输,让人们都来遵循仁义道德思想,不要轻易违反道德观念,也不要轻易违法,甚至皇帝还要带头搞迷信活动,让人们认命,却在客观上为“一放就乱”的局面做了铺垫。
只要地方政府官员们贪污受贿,没有被人发现,没有被清算,就会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来搞贪污腐化,也都要获得体制内的好处,而皇帝所谓的监督只是停留在法律的方面,停留在一纸空文上面。即便有钦差大臣下来视察,调查真实的情况,也仍然会被地方官摆平,迅速成为一丘之貉。皇帝从来不会到民间调查事情,只是接受了官员们的汇报,也就被蒙在鼓里了。地方官员看似尊重皇帝,尊重中央权力,却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纸面上,而真正做的时候却是为了谋求私利,为了用银子维持官场关系,当然也就没有把中央权力放在眼里了。由此来看,古代老百姓生活困苦,经常吃不上饭,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因为皇帝根本不知道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无法完全治理每一个官员的贪污腐化问题。皇帝只能维持社会表面的稳定,抓一些人事任免的大权,放开具体的工作,让地方官员来做,也就算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了。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仍然存在,仍然让权力系统无法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