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孩子得了抑郁、双相,见了心理老师后,为何反而情绪非常不稳定?
创始人
2025-11-12 22:00:32
0

本文字数约:7267 字

阅读时间约:9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还不如死了算了”,妈妈的这句话令她感到非常恐惧

02、回去后,她再次自残,甚至想要吞药自杀

03、与心理老师倾诉后,她的心理创伤反而被激活了

04、“爱幻想”是行为成瘾,背后有病理性记忆

一位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在高中暴露出害怕被抛弃的问题,还一度情绪崩溃、疯狂自残,并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

而且,林溪已经计划好了:等高考结束后,她就自杀!甚至可能等不到高考,她就要自杀!

尽管她曾多次到权威精神科医院就诊,但疗效一直不佳,这令她丧失了康复信心。

但是,林溪一家选择接受系统化、精准化的临床心理干预,尤其是3PT。随着3PT的进行,林溪的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昨天,我们分享了林溪总是质疑生命的意义,以及自残自伤行为背后的心理创伤,让我们更加看清其患病背后的根源。

虽然林溪的病情已初步缓解,但她的症状、问题还有很多,以下继续深入分享她接受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的详细过程。

01、“还不如死了算了”,妈妈的这句话令她感到非常恐惧

昨天的文章说过,林溪生病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她很开心,还有了“因病获利”的心理,甚至不想康复了。

创伤修复师Lucy用3PT处理过这个问题,可是,林溪再次见到Lucy时,她坦言自己还是非常渴望别人的关心。

“如果我得不到别人关心的话,我会假装生病,希望他们来跟我说话”,

“我还会幻想一些生病的剧本,把我自己和我喜欢的人代入进去,我有时甚至会分不清现实与幻想”。

其实说到底,林溪还是太缺乏真正的安全感和自信了,这个问题必须继续进行深入处理。

此图为AI生成

Lucy利用3PT进入林溪的内隐记忆层面,找到了3个心理创伤事件。

第一个创伤发生在林溪上小学4、5年级时,她的父母经常吵架。

有一次,妈妈刚跟爸爸吵完架,坐下来吃蛋白粉,一个不小心呛到了,妈妈猛烈地咳嗽,眼珠子都红了。

林溪吓坏了,赶紧问妈妈有没有事。

妈妈瞬间情绪失控了,崩溃地大吼:“还不如死了算了!”

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林溪的心里。她突然意识到了“死亡”的沉重,时刻害怕妈妈真的会离开。

这件事发生之后,她担惊受怕了好长一段时间,为了确保妈妈的安全,她几乎每晚都给妈妈打电话。

一旦妈妈没接电话,她马上会手脚发软,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灾难化思维,“妈妈是不是出事了?”

上面其实是2个强相关的心理创伤。Lucy修复了它们之后,引导林溪要明白:

人在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被强烈的负面情绪裹挟着时,心理创伤很容易被激活,很容易说一些未经大脑思考的话。

这些话往往并不代表他们的理性意愿,只是一时的情绪宣泄。

而且,如果遇到了始料未及的事,比如暂时联系不上心里在意的人了,她要有意识地停止灾难化思维,调整情绪,尽快恢复理性。

第三个心理创伤就发生在最近:

每次她路过“姐姐”(学校的心理老师)的宿舍时,她总会停下来看一会儿,如果看到灯光熄灭了,她就会不受控制地想象各种故事,并深陷进去。

Lucy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引导林溪要分清现实与想象,并学会从幻想中及时抽离出来,把注意力放在该做的事情上。

第二天,我对林溪进行了CBT4.0(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一起复盘昨晚找到的心理创伤事件。

她挺感慨的,“何叔叔,我没想到原来我从小学4、5年级就开始有那么多心理创伤了,要不是有Lucy姐姐,我真的完全意识不到。”

而且,现在已经做完第五次3PT了,林溪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积极变化。

听到她说这些话,我真的太欣慰了!

我跟她说,在第一个心理创伤里,她妈妈在情绪激动之下,脱口而出“还不如死了算了”,这说明妈妈其实也遭受过很多心理创伤。

林溪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母亲,从更深层面去看待她的行为,这样更不容易受到妈妈的负面影响。

还有,她对心理老师“姐姐”的特殊情感,其实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长期不在家,妈妈的脾气比较粗暴,她非常缺乏一个对其温柔、关爱、体贴、又尊重的角色。

初中时,她遇到一位很好的班主任,不由自主地把这种情感诉求放到了他身上,但班主任觉察到之后对她回避、疏远。

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心理老师“姐姐”,自然而然就把这种情感诉求转移到了“姐姐”身上。

精神分析师很可能会说这是“移情”,但其实掌握了精准高效的心理学知识之后,一眼就能看出,这背后其实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我讲到这里,林溪非常腼腆地说,“何叔叔,我觉得我对姐姐的幻想,有点……心理变态!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告诉您!”

看着她羞涩又自卑的样子,我忍不住心疼。

我告诉她,不要随随便便给自己贴“变态”的标签,这其实都是遭受了心理创伤的表现,“就算不正常,那也属于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反应!”

她千万不要否定自己,更加不用有负罪感,不要从道德高地看待事物,但是一定要正视问题,积极接受3PT,解决这背后的心理根源。

听我讲完,林溪的眉头放松了很多,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

上一篇案例文章说到,自从她的情绪大幅度平稳之后,我开始指导她撤药,一下就减掉了她吃了很久的喹硫平。

本来,我和她父母都做好了她会出现停药反应的心理准备,应对方案都想好了,结果她几乎一点儿停药反应都没有,情绪仍然非常稳定。

林溪自己也觉得,这太难得了,“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停药,一有波动,医生还给我加药,或者让我做电休克。”

我也特别高兴,我让她一定要学会自我肯定。

虽然这背后有我和Lucy的功劳,有爸爸妈妈的付出,有心理老师“姐姐”的鼓励,但她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也非常重要,她必须看到自己的进步!

林溪的嘴角忍不住上扬,甚至给自己做起了康复信心评估:

“何叔叔,您知道吗?在接受3PT之前,我真的觉得自己好不了了!康复信心就是0!

但是,第二次接受完Lucy姐姐的3PT后,我觉得自己积极了一丢丢,康复信心大概在及格线吧,有6分了;

现在,我觉得我又能给自己加2分了,已经有8分了!”

我也笑了,这孩子可能还没觉察到,现在我眼前的她,跟第一次来面诊时的她,简直是两个人!

我又花了些时间,跟林溪的妈妈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家庭治疗(CBT4.0)。

我对她说话的语气,比对林溪的直接很多。

我把前一晚找到的心理创伤事件告诉她,指出那时候的她,在孩子的面前太情绪化了。

作为成年人,我能理解她那时候跟丈夫吵架,又一个人带孩子,料理家务,确实十分劳累、糟心,有时候会情绪崩溃;

但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尽量控制负性情绪的表达,避免无意中给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孩子焦虑、恐惧、灾难化思维。

林溪母亲很惊讶,她没想到那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当时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成了孩子的心理创伤。要不是3PT把这件事找出来,她早就忘记了!

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承诺一定会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这一次3PT和CBT4.0之后,林溪一家申请了暂停干预,她要回校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还得提前回去备考。

我们完全尊重且理解她们的决定。

但我叮嘱她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女儿的情绪,还要跟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沟通好,为林溪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且,湖南离广州也不远,坐高铁很方便,如果实在遇到了解决不了的情绪波动,要及时联系我们,甚至回来继续接受精准化心理干预。

林溪的妈妈说,她一定会牢记于心,随时跟我沟通孩子的情况。

02、回去后,她再次自残,甚至想要吞药自杀

“何主任,很高兴地跟您汇报,这次回家后,小溪的病情越来越稳定了,跟我和她爸的互动也增多了……”

林溪暂停精准化心理干预之后,我时不时收到她妈妈的反馈,多半都是好消息。既然病情不断好转,我便继续指导她快速地撤药、减药。

这时候,距离她第一次接受精准化心理干预才1个月,她就完全撤掉了喹硫平。下一步,我希望她逐步停服碳酸锂。

她本来早晚各1.5片,按我的计划,她会先减到早晚各1片,然后再减到早晚各0.5片,最终完全停用。

不过,这次减药没有上一次那么顺利,她完全停用碳酸锂后,觉得心烦意乱,想把碳酸锂吃回去。

我说,那就早晚各吃0.5片,或者一天只吃0.5片,然后再观察。

没过多久,林溪妈妈说,女儿林溪出现了“不安腿”的症状——无法静坐、下肢有刺痛、麻木、灼烧的感觉。

林溪妈妈认为这是药物的副作用,我告诉她应该不是。

因为常说的“不安腿”主要是喹硫平的常见副作用,可林溪已经不吃这个药很久了,体内残留的也早就代谢完了。

林溪现在这个症状,很可能跟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尤其是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而且激活了一些她自己觉察不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所以烦躁不安。

我教给她们一些调整心态的方式,林溪的“不安腿”症状明显缓解了。

但没过多久,她再次出现了情绪波动,不过,这次有非常明显的触发事件。

此图为AI生成

林溪回学校后,学习非常刻苦,还参加了几次考试,但成绩并不理想,她非常失落。

有一天,她实在撑不下去了,很想“躺平”一下。

她跟老师请了假,在宿舍捧着手机跟心理老师“姐姐”聊聊天,刷刷剧,其它什么都不想干。

林溪对“姐姐”说,她在考试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会突然大脑一片空白,有时还会考着考着哭出来。

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林溪不愿意跟父母说,只会表现得阳光、快乐,一个劲儿地说“我好多了”。但幸好,她愿意跟“姐姐”说。

林溪妈妈也发现,女儿没有看起来那么平稳,“何主任,她手上有的伤疤!我猜就是这两天划的!”

我告诉林溪妈妈,她一定要关注女儿的状态,尤其要留意有没有继续自残。如果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回来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

结果,我没说完多久,她就带着女儿来广州了,还说女儿一下子拿走了10片碳酸锂!

“何主任,如果小溪一下子把这10片药全吃下去,会发生什么?”,林溪妈妈心急如焚。

我心里咯噔一下,都顾不上礼貌了,马上回复她,“林溪妈妈,你怎么能让孩子拿走那么多药,吃下去会中毒的,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让她赶快把药物拿回来,并且以后一定要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林溪妈妈犯愁了,她说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女儿拿回药物。

我觉得不能再等了,多拖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我直接介入,跟林溪对话,以精神科大夫的身份要求林溪她把药物还给父母。

好在,她愿意听我的,乖乖地把药还给了妈妈。我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我才知道,她那时候的模拟考成绩不理想,离她想报考的大学和专业都差了不少,她哭了很久,情绪一直调整不过来。

妈妈劝她来广州继续接受精准化、系统化心理干预,但她又不想请假,担心更加耽误学习。她一着急,就从妈妈那里拿走了10片药,幸好没有擅自服用。

03、与心理老师倾诉后,她的心理创伤反而被激活了

当天晚上,创伤修复师Lucy见到林溪时,她的状态明显不佳。

林溪的胳膊上有密密麻麻、多达30余道新旧伤疤,似乎正在诉说着她内心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压抑情绪。

之前,Lucy已经修复了林溪自残行为背后的部分心理创伤,但她现在又自残了,说明这背后还有更多的心理创伤,需要进行深入的处理。

另外,林溪之前所呈现的负性情绪主要是伤心、恐惧,但Lucy敏锐地觉察到,她现在更多的是烦躁情绪。

就连林溪自己也承认,“到了下午的时候,我会感到特别烦躁!”

林溪说,自从她半个月前跟心理咨询师“姐姐”见过一面之后,她的状态就更加失控了。她几乎每天都会在胳膊上划3、4刀,甚至一度想吞药自杀。

但是,“姐姐”明显是好意,却无意间打破了林溪平静的状态。

而且,林溪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这才迫使她不得不紧急向我们求助。

其实,林溪的病情非常复杂,说明她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非常多,前期修复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而林溪再次出现了情绪波动,这说明背后更深层面的心理创伤已经浮现出来了。

另外,林溪每次上楼梯,在拐角处就会出现莫名的恐惧感,就跟之前洗澡的时候一样。

林溪还想起她小时候住在农村,曾在玩耍时差点不小心掉入石灰水池,当时她也非常恐惧,不知道是否形成了心理创伤。

关于“恐惧感”的问题,Lucy之前已经为林溪处理过,且林溪目前的负性情绪更多是烦躁。

于是,Lucy决定先为林溪处理更紧急的问题——半个月前,她与心理老师“姐姐”见面后,为何情绪会出现明显的波动?

进入内隐记忆层面后,Lucy找到了5个心理创伤事件。

第一个创伤事件发生在半个月前,她原本在家里看着桌上的作业,心里非常烦躁,不愿意写作业。

就在此时,“姐姐”来到林溪家里,林溪实在太开心了,两个人聊了很多。

之前,林溪经常想找“姐姐”聊天、诉苦,但因为怕影响到“姐姐”,不敢过多打扰她。

但这次,林溪彻底敞开心扉,把压在内心的话都对“姐姐”说。

本来林溪是非常开心的,但没想到的是,她越讲反而越难过了,因为以前那些不开心的往事,全都在脑海里冒出来了。

比如,她近期考试考差了,一直无法释怀;

她心里非常害怕高考,担心自己考砸了;

她决定高考后自杀,但也非常纠结自己是否能活到高考;

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但有些幻想令她觉得羞耻,她不敢对别人说;

她初中的学校要拆掉重建,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随之消失了,令她感到悲伤......

实际上,林溪在与“姐姐”沟通的过程中,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了。

“姐姐”虽然是心理老师,但根本没有修复心理创伤的能力,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只能听着她说。

也就是说,“姐姐”去看望她本来是一番好意,但无意中激活了她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出现情绪波动,好心办了“坏事”。

第二个心理创伤是林溪最近考试考砸了,这令她非常难过。

林溪在考试的时候,自我感觉是非常好的,她觉得自己都答对了,可没想到最终的考试成绩居然那么低。

其实,林溪在考试的时候非常粗心大意,根本没看懂题意,才导致分数低。

第三个心理创伤是林溪在学数学的时候,每次遇到不懂的题目时,就会僵持在那里苦思冥想。

所以,她只要遇到一道不懂的数学题,就根本没法继续往下做题,大脑陷入一片空白中。

Lucy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后,引导林溪平常在学习或者考试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题目时,要学会及时跳过。

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最大程度地拿分,先把简单的题做了,基础分拿到手;再尽自己所能地去做难题,拿下更多的分数。

第四个心理创伤是林溪看着日历本,发现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感到心慌、烦躁。

因为林溪最近考试总是考砸,她很害怕高考也考不好,令她非常压抑。

Lucy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后,引导林溪不必过于担心高考,她现在最重要的是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即使考试考砸了,也不必过于消极、悲观,而要赶紧总结自己的短板,采取具体的行动去提升。

此图为AI生成

第五个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林溪住院了,而“姐姐”陪伴在她的身边,令她感到非常安心。

林溪住院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但她幻想了一个的故事。

在她的幻想中,她住院是因为被人捅伤了,捅她的人是找“姐姐”求助的另一位女孩。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女孩也非常依赖、信任“姐姐”,她和林溪之间经常争风吃醋,都想获得“姐姐”更多的关注。

但是,按照她幻想的剧本,“姐姐”更加偏爱林溪,所以这个女孩一气之下就捅了林溪。

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林溪住院了,而“姐姐”对她寸步不离,她完全赢得了“姐姐”,内心非常幸福、非常开心。

以上这个故事完全是林溪虚构的,现实中根本就没有这个“女孩”。林溪自己也知道。

但这个幻想给她带来兴奋、愉悦的情绪,有强烈的“心理渴求”,令她忍不住沉浸其中。

不过,对于自己幻想的事情,她有时也会觉得非常羞耻、丢脸,不敢对别人说。

Lucy将这些病理性记忆一一修复了,便结束了这次3PT。

04、“爱幻想”是行为成瘾,背后有病理性记忆

第二天,林溪接受我的CBT4.0(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

林溪告诉我,经过3PT后,她的认知有了显著的提升,她开始相信自己能够活到高考。而对于高考后的未来,她愿意等到那时再做决定。

虽然她还未回到学校,但她感觉自己的学习状态已经有所改善了,后续她还会面临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但她能够坦然地去面对。

另外,林溪经常喜欢幻想与“姐姐”的各种情节,这类似于行为成瘾。

我还跟林溪讲了一个骑单车上瘾的案例,那位女孩每次在骑单车的时候,就会天马行空的幻想,这令她感到非常兴奋。

不过,很多精神科大夫根本不了解这些患者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容易将其诊断为双相障碍。

实际上,这些行为成瘾的背后往往有病理性记忆,除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外,还有叠加性心理渴求。

只有进入内隐记忆层面,将这些病理性记忆修复后,她才能真正从幻想中处理出来。

另外,林溪最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这暴露了她比较粗心大意,而且根本没有掌握考试技巧。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会做的题一定要争取先做对,不能马虎大意,尽可能地多拿下基础分。

其实,很多人考试时马虎大意,主要是缺少一个“确认”的程序,也就是不懂得正确地检查。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逆向思维”去检查,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我还跟林溪分享了很多考试技巧,她觉得非常有用,对我表示了感谢。

接着,我还跟林溪母亲单独沟通。

林溪有严重的自残自伤行为,但她的母亲并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应对。

而且,林溪母亲曾上过一节亲子教育课,学的是要“理性地接住孩子的情绪”。

我引导林溪母亲在孩子自残、自伤的时候,不能只是静静地坐在旁边,误以为这是接住了孩子的情绪。

实际上,我们要从内隐记忆层面真正了解孩子自残背后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才能与他们共情,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我的指导下,林溪母亲才意识到该如何去应对孩子的自残、自伤行为,有了一定的提升。

一直以来,林溪都计划着等到高考结束就要自杀,那她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

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心理创伤呢?她能否打消自杀的念头呢?

下一篇案例文章继续分享!

相关内容

【启涵视角】童年创伤为何在...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2025-11-12 22:21:46
原创 ...
本文字数约:7267 字 阅读时间约:9 分钟 本文章节: 01、...
2025-11-12 22:00:32
“双十一”消费盛宴如何依法...
在“双十一”这场消费盛宴中,理性判断、依法维权是每位消费者的必修课...
2025-11-12 20:01:15
宝贝,在学校得罪谁也别得罪...
那天带着Coco去接小表弟放学,他撅着小嘴出来的,一脸不高兴。 ...
2025-11-12 13:22:02
澳洲联储副主席Hauser...
澳洲联储副主席Hauser:我们的最佳预测是货币政策仍具限制性,委...
2025-11-12 12:01:23
胖东来如果开酒店,会怎样?
过去几个月,全国酒店人像迁徙一样涌向一座城市——河南许昌。 这座低...
2025-11-12 09:21:23

热门资讯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耳聋耳背知识分享-----耳朵... 耳朵听力下降恢复方法首先要找出听力下降的病因,其次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耳朵听力下降,如何恢复听...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如何有效应对低血压问题,提升生... 血压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血压低就像是个小毛病,不用太在意。但实际上,低血...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控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它关乎孩子的学业表现...
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原标题: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宝宝出生后不久,有些妈妈因为要上班而不得不...